如果您正在寻找相关产品或有其他问题,可随时拨打公司服务热线,或点击下方按钮与我们在线交流!
煤矸石(煤矿伴生废弃物,含 30%-60% 高岭土,杂质以碳、石英、铁钛氧化物为主)采用 “三级悬浮 + 回转窑” 煅烧高岭土,核心是先通过三级悬浮窑实现原料预热、脱杂(除碳 / 游离水)与初步煅烧,再通过回转窑完成深度煅烧与晶型优化,同时实现煤矸石 “固废资源化”。以下是详细工艺流程,按核心阶段拆解说明:
一、原料预处理:去除杂质,优化物料特性
煤矸石原矿杂质(碳、石英、铁矿物)含量高,需先预处理以保证后续煅烧效率与产品质量,此阶段是区别于 “纯高岭土煅烧” 的关键环节。
1. 粗破碎 - 中破碎 将大块煤矸石(直径 500-1000mm)破碎至 20-50mm,便于后续磨矿 颚式破碎机(粗破)+ 圆锥破碎机 / 反击式破碎机(中破) 破碎后粒度均匀,避免过碎(减少粉尘),中破后粒径≤30mm;
2. 洗选除碳 去除煤矸石中 5%-15% 的残留煤(碳会导致煅烧后产品发黑,降低白度),同时回收煤资源 跳汰机 / 重介质分选机(粗选)+ 浮选机(精选) 除碳率≥90%,洗选后煤矸石含碳量≤1%;废水循环利用(减少污染);
3. 磨矿分级 将洗选后煤矸石磨至细粉,保证后续 “悬浮煅烧” 时物料能稳定悬浮,且粒径均匀(避免局部过热 / 煅烧不均) 球磨机(湿法 / 干法)+ 水力旋流器 / 旋风分级机(分级) 干法磨矿:成品细度控制在 -200 目占 90% 以上 (粒径≤74μm);湿法磨矿:后续需脱水(压滤机)至水分 20%-25%;
4. 预干燥 若采用干法磨矿,需去除物料中游离水(水分过高会导致悬浮窑内结团,影响悬浮效果) 滚筒干燥机 / 闪蒸干燥机 干燥后物料水分≤2%,温度≤80℃(避免提前预热导致结块);
5. 磁选预除铁 初步去除煤矸石中 Fe₂O₃、Fe₃O₄等铁矿物(铁会导致产品发黄,降低白度) 永磁筒式磁选机(粗选) 除铁率≥60%,铁含量降至 0.8% 以下(后续煅烧后需二次除铁);
二、三级悬浮煅烧:预热 + 初步脱杂 + 浅度煅烧
三级悬浮窑是串联的 3 个立式悬浮煅烧室,利用热气流使物料呈 “悬浮态” 逆流接触,实现高效传热(传热效率是传统回转窑的 3-5 倍),主要完成 3 个核心任务:脱除游离水 / 结晶水、烧掉残余碳、初步转化高岭土晶型。
流程原理
物料从一级悬浮窑顶部进料,热烟气(来自回转窑尾气,温度 800-900℃)从三级悬浮窑底部进入,二者逆流接触,热量逐级传递,物料温度逐步升高,最终从三级悬浮窑底部排出(温度 700-800℃),烟气从一级悬浮窑顶部排出(温度 300-400℃,用于预热助燃空气或干燥原料)。
各悬浮室关键参数与功能
一级悬浮窑 300-400℃ 脱除物料中残留的游离水(水分从 2% 降至 0.5% 以下);烧掉少量易挥发有机杂质 气流速度 10-12m/s(保证物料悬浮,不沉降);停留时间 3-5s;
二级悬浮窑 500-600℃ 深度烧掉残余碳(含碳量从 1% 降至 0.2% 以下,避免后续回转窑结焦);脱除部分结晶水 气流速度 12-14m/s;停留时间 5-8s;需监测尾气 CO 含量(≤500ppm,避免碳未燃尽);
三级悬浮窑 700-800℃ 脱除高岭土大部分结晶水(高岭土:Al₂O₃・2SiO₂・2H₂O → 偏高岭土:Al₂O₃・2SiO₂ + 2H₂O↑);初步软化硅质杂质 气流速度 14-15m/s;停留时间 8-10s;结晶水脱除率≥80%(避免回转窑负荷过大);
关键设备与注意事项
设备:三级悬浮窑(材质为耐热钢,内衬耐火浇注料)、旋风分离器(回收悬浮窑排出的细粉,返回三级窑重新煅烧);
风险控制:若气流速度过低,物料会沉降堵塞窑体;过高则物料停留时间不足,煅烧不充分,需通过流量计实时调节。
三、回转窑深度煅烧:晶型优化 + 杂质无害化
三级悬浮煅烧后的物料(偏高岭土,含少量未脱除结晶水及铁钛杂质)需进入回转窑,在高温(900-1050℃)、长停留时间(1-2h) 下完成深度煅烧,是决定产品白度、活性与纯度的核心环节。
流程与设备
进料与布料:三级悬浮窑排出的物料(700-800℃)从回转窑窑尾(高端) 进入,通过窑尾布料器均匀分布在窑内(避免局部堆积);
窑体结构:回转窑为倾斜式(倾斜角度 3-5°)、圆筒形(直径 2.5-4m,长度 20-30m),内衬高铝耐火砖(耐高温、耐磨);
加热方式:窑头(低端)设燃煤 / 燃气燃烧器,热烟气从窑头向窑尾流动(与物料逆流),窑内温度从窑尾(700℃)逐步升至窑头(1050℃);
物料运动:窑体以 0.5-2r/min 的速度回转,物料在重力与窑壁摩擦力作用下向窑头缓慢移动,实现 “边滚动边煅烧”。
核心功能与参数控制
完全脱除结晶水 窑尾段(700-850℃) 延长停留时间(15-20min) 结晶水脱除率 100%,物料变为 “无水高岭土”
晶型优化 窑中段(850-950℃) 控制升温速率(5-10℃/min) 偏高岭土转化为稳定的 “煅烧高岭土”,活性提升(适合涂料、造纸应用)
杂质无害化 窑头段(950-1050℃) 通入少量煤粉(还原气氛) - 铁杂质:Fe₂O₃ → FeO(易后续磁选去除);
尾气处理
回转窑排出的热烟气(800-900℃)先进入三级悬浮窑作为热源(节能),再经布袋除尘器(除尘效率≥99.9%)去除粉尘,最后经脱硫塔(若煤矸石含硫)脱除 SO₂,达标排放(粉尘浓度≤10mg/m³)。
四、冷却:控温防炸裂,回收热量
煅烧后物料从回转窑窑头排出时温度高达 800-1000℃,若直接冷却会因热胀冷缩导致颗粒炸裂(影响细度),需通过梯度冷却控制降温速率,同时回收热量。
设备:与回转窑配套的多筒冷却机(6-8 个冷却筒围绕中心轴,物料在筒内滚动冷却);
流程:高温物料(800-1000℃)进入冷却机,与鼓入的冷空气逆流接触,冷却至 100℃以下;
热量回收:加热后的空气(300-400℃)作为回转窑燃烧器的助燃空气,降低燃料消耗(节能 15%-20%);
控制要点:冷却速率≤50℃/min,避免急冷导致物料活性下降(若用于陶瓷领域,可适当急冷;用于涂料则需缓冷)。
五、研磨分级与提纯:优化粒度 + 去除杂质
冷却后的物料可能存在少量结块,需研磨至目标细度,同时进一步去除铁、硅等杂质,保证产品质量。
1. 粗碎解团 破碎冷却后的结块(粒径≤50mm) 锤式破碎机(内衬橡胶,避免铁污染) 破碎后粒径≤5mm;
2. 超细研磨 研磨至应用所需细度(不同领域要求不同) 气流磨(无介质研磨,避免污染)/ 陶瓷球磨机(研磨介质为氧化铝球) - 造纸填料:-325 目占 95% 以上(粒径≤44μm);
3. 精细分级 去除研磨后的粗颗粒(避免影响产品均匀性) 气流分级机(精度高,分级效率≥90%) 粗颗粒(>325 目)返回研磨工序重新处理;
4. 二次除铁 深度去除研磨中带入的铁杂质(设备磨损) 高梯度磁选机(磁场强度 1.2-1.5T) 铁含量≤0.3%(白度≥85%;高白产品需≤0.1%,白度≥90%);
5. 浮选提纯 去除石英、长石等硅质杂质(提升 Al₂O₃含量) 浮选机(捕收剂:脂肪酸类;调整剂:NaOH,pH=8-9) Al₂O₃含量从 30%-35% 提升至 35%-40%(达标高岭土标准);
六、成品处理:脱水 + 干燥 + 包装
若浮选后物料水分较高(20%-30%),需脱水干燥至水分≤1%,避免储存时吸潮结块。
脱水:用厢式压滤机脱水,滤饼水分降至 15%-20%;
干燥:用喷雾干燥机(适合超细粉)或滚筒干燥机,干燥温度 150-200℃,水分控制在 0.5%-1%;
质量检测:检测白度(分光光度计)、Al₂O₃含量(X 射线荧光光谱)、粒度分布(激光粒度仪)、水分(烘干法);
包装:用阀口袋(内衬 PE 膜,防吸潮)包装,每袋 25kg 或吨袋,储存于干燥通风仓库。
七、核心优势与关键控制点
1. 流程优势
固废资源化:将煤矸石(工业固废)转化为高价值煅烧高岭土(用于造纸、涂料、陶瓷),减少堆存污染;
节能高效:三级悬浮窑利用回转窑尾气预热,冷却机回收热量助燃,综合能耗比纯回转窑流程降低 25%-30%;
产品质量稳定:悬浮煅烧传热均匀,回转窑深度煅烧保证晶型,产品白度、活性优于传统单一设备煅烧。
2. 关键控制点
原料除碳率:需≥90%,否则会导致产品发黑;
悬浮窑气流速度:10-15m/s,保证物料悬浮不沉降;
回转窑温度:窑头≤1050℃(过高会导致高岭土过烧,失去活性);
除铁效果:铁含量≤0.3%,直接影响产品白度(铁含量每降低 0.1%,白度提升 1%-2%)。
通过以上流程,煤矸石可转化为合格的煅烧高岭土产品,实现 “环保 + 经济” 双重效益,是当前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的主流技术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