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您正在寻找相关产品或有其他问题,可随时拨打公司服务热线,或点击下方按钮与我们在线交流!
石煤是一种含钒的低热值燃料,钒在其中主要以分散状态存在,比如与黏土矿物结合,所以提取难度较大。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、浸出、净化、沉淀、煅烧等步骤,但具体的方法可能有不同,比如酸浸、碱浸,还有是否焙烧预处理等。
首先,预处理阶段。石煤可能需要破碎和磨矿,让颗粒变细,增加后续反应的接触面积。然后,是否需要焙烧?因为钒在石煤中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,焙烧可以将其氧化成更高价态,便于浸出,比如氧化焙烧,可能用空气或富氧,控制温度,避免杂质过度溶出。
接下来是浸出环节。浸出是关键,将钒从矿物中转移到溶液中。常见的有酸浸和碱浸。酸浸可能用硫酸,因为硫酸成本较低,而且能溶解较多金属。酸浸时可能需要加热、搅拌,控制 pH、温度、时间等参数。碱浸可能用碳酸钠、氢氧化钠等,适用于某些特定矿样,但可能浸出率较低?需要比较两者的差异。
然后是净化除杂。浸出液中除了钒,还有铁、铝、硅、磷等杂质,需要去除。比如除铁,可能用氧化法将 Fe²+ 氧化成 Fe³+,再调 pH 沉淀;除铝可以控制 pH 使铝离子沉淀;硅可能形成硅酸沉淀或用絮凝剂去除。
净化后的溶液需要沉钒,通常用铵盐,比如硫酸铵、氯化铵,在一定 pH 和温度下,钒形成钒酸铵沉淀,比如偏钒酸铵。沉钒的条件很重要,影响沉淀率和纯度。
煅烧,将钒酸铵加热分解,得到五氧化二钒。煅烧温度和时间需要控制,避免杂质残留或产品分解。
具体工艺流程如下:
一、预处理:破碎、磨矿与焙烧
预处理的核心是打破矿物结构并将低价钒氧化为易浸出的高价态(如 V⁴⁺、V⁵⁺),为后续浸出奠定基础。
1.1破碎与磨矿
石煤原矿先经颚式破碎机破碎至粒径 50-100mm,再通过球磨机磨矿至 - 200 目(粒径≤0.074mm),目的是增大矿物比表面积,提高后续反应效率。
1.2焙烧(关键步骤)
磨矿后的石煤需通过焙烧氧化低价钒(V³⁺→V⁴⁺/V⁵⁺),常用两种工艺:
氧化焙烧:在空气氛围中,于 600-800℃焙烧 2-4 小时,利用氧气将钒氧化。适用于钒赋存简单的矿样,但可能导致硅、铝等杂质同步活化。
加盐焙烧:向石煤中加入钠盐(如 NaCl、Na₂CO₃),在 600-750℃焙烧,钠与钒形成可溶性钒酸钠(如 NaVO₃),同时抑制硅的溶出。反应式示例:
4V2O3+4NaCl+7O2Δ8NaVO3+2Cl2↑
加盐焙烧可显著提高钒浸出率(较氧化焙烧高 10%-20%),但需处理含氯废气(环保要求高)。
二、浸出:将钒从固相转入液相
浸出是通过溶剂(酸或碱)溶解焙烧后矿物中的钒,得到含钒溶液。根据焙烧工艺选择浸出剂:
2.1酸浸(主流工艺)
适用于氧化焙烧后的石煤,常用硫酸(成本低、溶出能力强)作为浸出剂,反应式:
V2O5+H2SO4=(VO2)2SO4+H2O
工艺参数:硫酸浓度 10%-20%,液固比(3-5):1,温度 80-95℃,搅拌时间 2-4 小时,pH 控制在 1-2(避免钒水解)。
特点:浸出率高(可达 70%-90%),但会同时溶出铁、铝、钙等杂质(后续净化难度大)。
2.2碱浸
适用于加盐焙烧后的石煤,常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浸出钒酸钠:
NaVO3+NaOH(过量)→可溶性钒酸钠溶液
工艺参数:碱浓度 5%-15%,液固比(4-6):1,温度 60-80℃,搅拌时间 1-3 小时。
特点:杂质(铁、铝等)浸出少,但钒浸出率较低(通常 60%-75%),适用于高硅石煤。
三、净化:去除浸出液中的杂质
浸出液中含大量杂质(如 Fe³⁺、Al³⁺、Si⁴⁺、P⁵⁺等),需净化除杂以保证后续产品纯度。
3.1除铁、铝
加氧化剂(如 MnO₂、H₂O₂)将 Fe²⁺氧化为 Fe³⁺,再用氨水或石灰乳调 pH 至 2.5-3.5,使 Fe³⁺、Al³⁺形成氢氧化物沉淀(Fe (OH)₃、Al (OH)₃),过滤分离。 3.2除硅
酸浸液中硅以硅酸(H₂SiO₃)形式存在,可加絮凝剂(如聚丙烯酰胺)促进硅酸聚沉;碱浸液中硅以硅酸钠形式存在,加钙盐(如 CaCl₂)生成 CaSiO₃沉淀去除。
3.3除磷、砷
加镁盐(如 MgSO₄),在 pH=8-9 条件下,P⁵⁺、As⁵⁺与 Mg²⁺形成 Mg₃(PO₄)₂、Mg₃(AsO₄)₂沉淀,过滤除去。
四、沉钒:从净化液中富集钒
净化后的含钒溶液(主要含 VO₂⁺、VO₃⁻等)通过沉钒转化为固体钒盐,常用铵盐沉钒法(成本低、纯度高)。
4.1工艺过程
向净化液中加入硫酸铵((NH₄)₂SO₄)或氯化铵(NH₄Cl),用量为理论量的 1.1-1.2 倍;
调 pH 至 1.8-2.2(酸浸液用硫酸调,碱浸液用盐酸调),加热至 80-90℃,搅拌 1-2 小时,生成偏钒酸铵(NH₄VO₃)沉淀:
VO2++NH4++H2O=NH4VO3↓+2H+
4.2关键参数
pH 过高会导致钒水解不完全,沉淀率低;pH 过低则 NH₄VO₃会溶解(因 H⁺浓度过高生成 HVO₃),需严格控制。
五、煅烧:偏钒酸铵转化为五氧化二钒
沉钒得到的偏钒酸铵(NH₄VO₃)需经煅烧分解,去除铵根并氧化为 V₂O₅。工艺条件:在马弗炉或回转窑中,于 500-550℃煅烧 2-3 小时,反应式:
2NH4VO3ΔV2O5+2NH3↑+H2O↑
控制要点:温度过低会导致分解不全部(残留 NH₄⁺);过高(>600℃)会使 V₂O₅熔融结块,影响产品纯度。
六、流程特点与环保注意事项
特点:酸浸 - 铵盐沉钒工艺是目前石煤提钒的主流技术,钒总回收率可达 60%-80%,产品纯度(V₂O₅)≥98%。
环保:焙烧烟气(含 Cl₂、SO₂)需经脱硫脱氯处理;浸出渣需固化填埋(避免重金属渗漏);废水需中和后循环利用。